发布时间: 2025-07-30 10:46 来源: 市公安局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
![]() |
晨雾漫过山脊
山路在缥缈中若隐若现
一个藏蓝身影拨开带着露水的芭蕉叶
踏着泥泞前行
——这是吴华来到毛坪派出所的
第3个年头
他的“铁脚板”早已走遍
毛坪镇500多平方公里的山梁沟壑
刚调解完
尼里家羊群啃食邛莫家青苗的纠纷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珠
又朝着下一个村寨赶去
人口管理的“活台账”
毛坪镇的清晨总被工地轰鸣唤醒
随着辖区工程项目密集落地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流动人口如潮水般涌入
给治安管理带来不小挑战
吴华说:“人来人往像走马灯,
社区安全这根弦却不能松。”
2024年以来
他累计办理户籍业务620余次
登记流动人口390余人
深入企业、工地核查信息时
那本磨得发亮的笔记本上
密密麻麻记着
工人的姓名、籍贯和务工期限
去年深秋
得知一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波动
他连夜联系医院
顶着寒风驱车两小时护送就医
“管人先管心,把他们当亲人,
工作才能走进心里。”
便民服务的“警民情”
“白天找不着人,晚上门难开”
曾是山区社区警务的难题
吴华总在农忙时趁清晨傍晚入户
群众赶集时守在集镇服务点
桠桠村的古吉老人身患残疾
补办身份证成了难题
吴华带着采集设备翻山越岭
在泥泞山路跋涉两小时
在老人院坝里搭起临时“办证点”
拍照、核对信息,全程不到半小时
为独居老人送证上门、
帮留守儿童办理户口......
这样的事在吴华的工作中屡见不鲜
今年以来,他累计送证上门20余次
吴华的办公桌上
放着一叠自制“便民服务卡”
正面印着他的手机号码和办事流程
他常说:“群众记不住流程没关系,
记住我的号码就行。”
便民服务的“警民情”
在“毛坪镇便民服务群”里
他是最活跃的“客服”:
清晨的防诈小贴士、
深夜的落户咨询回复、实时更新的办事指南
……
去年秋天
群里一条“八旬老人走失”的信息发出后
村民们自发转发寻找
不到半小时就找到了迷路老人
“群众在群里@我,是信任;
我及时回应,是责任。”
吴华的手机里存着
400余条未删除的群众消息
每条都对应着一次耐心解答
社区民警的岗位虽小
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平安期盼
吴华办公室窗口透出的温暖灯火
便是最好的答案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