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聚焦民生
乐山市以建圈强链为引领 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8-07 10:50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乐山市围绕全省“1+1+8”千亿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方案,高质量编制《乐山市建圈强链做强“211+”产业集群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工作方案》,加快打造“一核一枢纽、一带五中心”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发展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平台、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夯实基础,提升产业根基

一是做优基地。统筹用好中省支持政策、奖补资金,实施水肥一体化、生产大棚等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旱涝保收、宜机作业、能排能灌的高标准农田,守好农业生产“本底”,确保农产品产得出、供得上。二是创新方式。推动全链条经营主体协同分工、要素融通,联合经营、抱团发展。力争每个村民小组都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三是科技赋能。整合市内各类农业科研资源,引进和吸纳市外科技力量和人才。大力支持井研县、峨眉山市等地农机生产企业研发制造一批适用丘陵山区使用的农机具,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建设,解决我市农机需求的问题。

二、园区引领,打造产业高地

一是提升扩面。将“百园千亿工程”和“211”园区培育计划作为“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的乐山路径。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升扩面,逐步实现有条件的涉农乡镇现代农业园区全覆盖,不断创建(晋升)更多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示范引领。指导井研县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支持峨眉山市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持续提升产业强镇建设水平。三是提升基地。持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提升行动,分产业、分区域、分环节推进标准化生产,改造提升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标准化基地。

三、延链补链,提升加工能级

一是构建“211+”产业集群。结合省政府赋予乐山农产品精深加工主要承载地的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壮大畜牧、林竹两个五百亿级、茶叶三百亿级、蔬菜一百亿级“大产业”,因地制宜培育粮油、晚熟柑橘、食药同源、特色水产、调味品等一批五十亿级“小特产”,明确“一县一品”发展方向。二是坚持项目为王。推进农业特色产业“一核一枢纽,一带五中心”建设,抓好畜牧、林竹、精制茶、蔬菜、粮油、渔业、晚熟柑橘、食药同源、调味品9大产业,统筹编制“1+9”重点项目攻坚方案,实施乡村产业重点项目122个、计划总投资达346.55亿元。三是做强精深加工。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行动,发展新茶饮、调味品、预制化食品、竹食品、鱼子酱等产业新赛道,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选育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72%以上。

四、塑强品牌,推动产业融合

一是增强品牌。扩大“耘作嘉品”市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推动“乐字号”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健全顺畅的农产品产销链。二是提高品质。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标准体系,巩固提升夹江县出口绿茶、犍为县茉莉花茶、沐川县魔芋食品等国、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质效,梯次培育一批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三是融合产业。实施“农业+”系列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推动农村电商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发展文化体验、民俗活动、研学旅游等融合业态,培育乡村消费新场景,丰富乡村旅游新体验。最大限度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最终实现农业增效,让农民“跳出土地”抓增收。

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管单位: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乐山市数据局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