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策解读专题 > 政策解读
关于《峨眉山市峨眉南山度假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5-07-31 15:53      来源: 峨眉山市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背景依据

根据国家、省、市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部署,峨眉山市峨眉南山度假片区启动了《峨眉山市峨眉南山度假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是对《峨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细化落实,是对片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工作作出的具体安排,是编制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法定依据。

二、目标任务

峨眉南山度假片区是峨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规划以片区为单元,统筹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十四个章节,主要涉及明确片区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镇村功能与品质、完善各类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

(一)明确片区功能定位

确定片区的总体定位为“乡村振兴样板区、生态发展示范区、康养旅游度假区”。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耕地保护。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5.95平方千米(5.39万亩),耕地保有量面积45.14平方千米(6.77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提质改造等方式,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效率。

生态保护。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3.65平方千米。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护连片林地、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城镇开发。控制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29平方千米以内,避免无序扩张,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以自然地理格局、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交通网络等为基础,结合片区适宜性分析,统筹片区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优化山水镇村空间格局,构建“一核四廊、两屏两区”的总体格局。

(三)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质延链,打造三个特色农业基地。通过建设高山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生猪养殖基地,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发展粮油烘干加工、蔬菜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产业,延展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工业集聚,形成以绿色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围绕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目标,通过建设绿色工业组团,推进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各类绿色建材工业规模集聚。

康养铸魂,打造五个康养度假组团,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通过打造以生态探险和户外生活为主题的核桃坝组团、以仙山灵境文化体验为主题的观山组团、以森林康养、医药康养为主题的南山里组团、以旅游集散为主题的万坪组团、以南山度假区旅游配套为主题的万溪组团,融入环峨眉山景区世界级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带,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

农文旅融合,打造多个产业节点,建设峨眉山旅游目的地。结合农业本底和峨眉山“释武茶药”文化名片,分类打造农业休闲观光产业聚落、茶马古道文旅产业聚落、茶药文化旅游产业聚落,推动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变,促进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提升镇村功能与品质

镇村体系建设。以中心镇带动一般乡镇,中心村带动一般村,构建“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四级镇村体系。

(五)完善各类服务设施配套

公共服务配套。遵循城乡融合、科学配套的原则,按照“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社区)”四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推动行政管理、便民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各类公共资源集中布局、精准投放。

交通设施配套。优化区域对外交通格局,强化片区与峨眉山市区、峨眉山风景区的高效连接。打通片区镇村路网,构建畅通快捷的内部交通。完善各类旅游交通,打造丰富的旅游线路。

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的抗灾设计,保障极端情况下的稳定运行。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转运体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防灾设施配套。提出抗震防灾、地质灾害治理、防洪排涝、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的设防要求,明确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构建安全韧性的防灾减灾体系。

四、实施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县(市)—乡镇片区—村级片区工作机制。明确实施计划,提出近期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强化政策保障,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建设和协同政策建议。

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管单位: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乐山市数据局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