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策解读专题 > 政策解读
关于《峨眉山市九里绿色材料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5-07-31 15:50      来源: 峨眉山市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背景依据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决策部署,以片区为单元编制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部署,充分落实《峨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编制《九里绿色材料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目标任务

(一)规划目标

至2025年,耕地数量、质量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河流水系、森林、山体等生态功能得到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基础。

至2035年,耕地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格局全面稳固,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提升,文化吸引力日益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至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产业繁荣、环境优美宜居、人文魅力彰显的城乡融合地区,成为经济繁荣、自然生态、多彩人文、灵秀博雅的幸福美丽乡镇。

(二)规划任务

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业兴省和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乐山市“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把握峨眉山市“世界双遗产地的生态文化保护典范”“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总体定位,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统筹短期和长远,奋力将片区建设成为绿色制造集聚区;农工旅融合发展样板片。

三、主要内容

《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规划》是对《峨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细化落实,是对峨眉山市九里绿色材料片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工作作出的具体安排,是编制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法定依据。《规划》覆盖下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用地其内容深度达到详细规划要求的,可作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和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等的法定依据。

《规划》包括片区和镇区两个层级,片区规划范围涵盖九里镇、桂花桥镇、罗目镇行政区域范围,幅员面积157.38平方千米,重点对片区全域的国土空间和相关资源要素进行统筹安排。镇区规划范围为九里镇区、桂花桥镇区、罗目镇区,对片区内各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用地进行布局安排。

《规划》共11个章节,主要包括现状与形势、战略与目标、底线约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设施配套、历史文化保护、品质提升、规划传导、镇区规划和实施保障等方面。

(一)现状与形势

针对规划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以及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双评估双评价,总结规划范围内的特征与问题、机遇和挑战。

(二)战略与目标

整个片区的定位是建设成为“绿色制造集聚区、农工旅融合发展样板片”;

九里镇的目标定位:绿色制造聚集区。依托矿石资源及基础产业支撑,强化绿色材料提质增效,引导农业、服务业特色化发展;

桂花桥镇的目标定位:区域物流交通枢纽,燕岗货运站无水港。依托区域铁路、公路、高速等交通区位优势,围绕物流集散全产业链发展,完善现代仓储物流产业体系;

罗目镇的目标定位:工旅融合小镇。依托罗目古镇旅游资源基础,拓展延伸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条,结合旅游、文化服务组团、工旅融合组团,强化工旅融合发展路径。

(三)底线约束

主要涉及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村庄开发边界、历史文化保护线、洪涝风险控制线、地质灾害防控线、矿产资源保护线和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按照各自的保护范围以及管控要求进行约束。

(四)空间布局

紧扣片区目标定位,基于自然山水格局和资源禀赋,围绕中心镇建设,构建“一核一廊两区”的总体格局。其中“一核”是依托中心场镇形成的九里镇绿色材料综合发展核心,重点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中心场镇人口及要素集聚能力;“一廊”是临江河绿色经济走廊,沿带状空间串联各片区各职能组团。“两片”是以临江水系划分南北两点功能区块,北部平坝工农旅融合片区,南部山地生态农林片区。

(五)产业发展

一是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三是紧扣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依托既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园区+基地”的工业布局格局。四是大力发展工、农、旅融合发展产业。

(六)设施配套

规划以片区为单元,引导公共服务向中心镇集聚,构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一般村”四级公服设施配置体系,打造“乡镇级—村级”梯度生活圈模式。

(七)历史文化保护

建立由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其他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古树名木组成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罗目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罗目镇青龙社区为中国传统村落,严格按照《保护规划》进行保护,并落实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个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点以及村落内其他公布的各历史建筑。

(八)品质提升

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突出乡村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规划农房风貌以川西民居风貌为主,村庄格局上应注重依山就势、显山露水、错落有致,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

(九)规划传导

结合《峨眉山市县域内片区划分方案》,将本片区划分为3个村级片区,以统筹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推动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和高效利用,构建优势互补、特色彰显、分工协作的村级片区体系。

临江片区,推动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材料产业以及茶叶和青贮饲料。青龙片区,围绕古镇旅游业发展,重点发展文旅项目。前进片区,积极推进桂花桥镇农业大公园、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围绕粮油、道地中药材、藤椒、果树以及乡村旅游。

(十)镇区规划

规划桂花桥镇区、九里镇区、罗目镇镇区分别为65.08公顷、90.94公顷、69.87公顷。九里镇区性质为集商贸服务、工业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镇;原兴隆社区依托现状兴隆社区形成便民生活圈;桂花桥镇综合确定城镇定位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罗目镇承接峨眉山核心景区旅游拓展功能,丰富旅游业态,提升镇区环境品质,建设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休闲度假文旅小镇。

(十一)实施保障

通过制定近期实施重点、完善规划决策体制和制度、健全监督机制以及配套相关政策来保障规划的实施。

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管单位: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乐山市数据局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