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丁蜀镇纪委立足职责定位,紧盯河长制责任落实、河道治理项目、水环境治理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为”转变。
齐抓共管下好“一盘棋”。镇纪委探索建立“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的“1+X”协同监督机制。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履行协调抓总职能,行业主管部门扛牢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同时,配套建立定期督查、定期移送、会商会办三项机制,从源头上拧紧各方责任链条,形成协同发力、联动联治、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联合公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夜查、暗查、突击检查、交叉检查等多元举措,开展集中执法、联合执法,凝聚监督执法合力,延伸监督触角、提高监督精度。
严督实查打好“主动仗”。组建工作专班,采取“蹲点式”“嵌入式”等方式融合监督力量,直奔一线查找“病源”。同时,积极发挥镇村“前哨”作用,由镇村两级纪检干部组成督查组,按照“一河一策”“月督查、季通报”等方式,对辖区内巡河情况、河道生态建设、水质和水量、河长制公示及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等进行全面督查、跟进监督,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式清单化反馈,督促相关部门进行销账式动态化整改,紧盯整改期限和整改目标两个关键,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倒逼各级河长加强巡河、治河、护河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构建“监督——反馈——整改——问责——‘回头看’”的闭环链条。
拓宽渠道用好“杀手锏”。联动新闻媒体力量,利用“陶都明珠丁蜀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公开邮箱、信访接待地址,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各类环境保护领域的信访举报,多渠道收集民意,深入查找河长制工作领域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大执纪问责和通报曝光力度,防止“一河之长”沦为摆设,让河湖生态之美成为群众幸福的不竭之源,提升全镇河长制工作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